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仅伤你的胃而且伤你的心
上个月月初微博话题#感染幽门螺杆菌或诱发胃癌#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一并热搜的还有#江苏启动幽门螺杆菌筛查项目#,引发网友关注。

图源:微博话题截图
根据世界胃肠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而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消化学组编撰审核的《中国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科普白皮书》日前发布,数据显示:
中国慢性胃炎发病率为50%,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约为50%。
也就意味着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是HP感染者!

图源:摄图网
近年来,随着HP相关研究的深入,关于一些非传统因素导致的冠心病,如:细菌病原体的感染,引起临床重视。
HP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主要藏在胃、唾液、牙菌斑和粪便里。并且有一定传染性的,其传染途径如下:
口口传播
胃部的HP在唾液中也会有所残留,而共餐或接吻是口口传播最直接的方式;
粪口传播
粪便中存在HP,若食用了被粪便中的HP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可令食用者间接感染HP,其次上完厕所不洗手直接食用食物也可导致粪口传播的发生;
母婴传播
对婴儿进行口对口喂食,咀嚼后喂食或亲吻婴儿口唇以及使用大人的餐具等可导致母婴传播的发生;
刺激性食物
食用刺激性食物后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体抗力低下,从而容易导致HP的入侵,致使感染的发生。
H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潜在病理过程。
HP与冠心病之间的研究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00年就有学者研究出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流行病学也显示美国冠心病发病率的下降与 HP下降的趋势具有一致性。
HP与冠心病相关机制有哪些?
由于 HP 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HP并不能进入血液循环中,推测在动脉粥样斑块中能发现 HP, 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进入血液循环,并将 CagA 传递到远处的动脉斑块中,起到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其次,HP 会导致体内非特异性炎症介质[如 IL-6、白细胞介素-1(IL-1)、CRP、TNF-α]的升高,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此外,HP不仅损伤内皮细胞还会促进血栓的形成,而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抗血栓的药物来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图源:摄图网
合并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临床上如何治疗?
对于合并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以针对其发病机制的抗炎及抗氧化应激为主要治疗,对于以细菌毒力作用为主要发病机制的 HP 感染患者,根除HP治疗有望降低 HP 感染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抗炎
抗炎是降低 HP 感染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以及减少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因素。
抗氧化应激
抗氧化治疗能降低冠心病或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目前已知的重要抗氧化系统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已知的抗氧化剂包括 β 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 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根除HP
对于HP阳性冠心病患者,应 在心脏疾病治疗的同时,行HP根除治疗,以减少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加重或复发。目前采用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和基因调控治疗方法根除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