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在中国这种病患病人数增长了700%,终于不再选择沉默
世事变化无常,30年河东,30年河西。结直肠癌,本来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癌症,在短短的30年里,中国的结直肠癌患者人数飞速增加。

图源:摄图网
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患病人数增长了 700%,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数据来源:IHME-GBD,中国患病人数数据为[China]+[Taiwan(province of China)])
然而,以前发病率比较高的国家——日本与美国,由于执行了国家肠镜筛查计划,在更早阶段阻拦了结直肠癌,其结直肠癌发病率大大降低。
一、早筛是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
根据全球对结直肠癌的研究和认识,相当数量的结直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或者通过筛查得以早期发现和诊断,获得治愈的机会。
尤其对有长期慢性便秘或慢性腹泻,连续2周出现粘液血便等肛肠症状,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史等的高危人群,需要高度重视,做好筛查,以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近年来,结直肠癌早诊筛查技术有显著发展,结直肠癌的诊断检查中实验室检查比较常见,包括脱落细胞学、粪便DNA、血清肿瘤标志物 。
其中,血清肿瘤标志物为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手段,CEA (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检出率最高。其次辅助于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等。

图源:摄图网
二、观察指标的金标准和患者关键症状
虽然早筛可以早期诊断,但是其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而其分期通常选用 dukes 分期,即:
① a 期,仅在肠壁观察有病变组织;
② b 期,病变组织已经穿透肠壁到达浆膜内外,但淋巴未发生转移;
③ c1 期,结肠淋巴发生转移的;
④ c2 期,淋巴发生转移,且在系膜及其根部都有发现淋巴转移;
⑤ d 期,淋巴转移,远处和腹腔皆有发现,且已经扩散到附近器官,无法直接进行切除手术的。
那么患者在进行确诊前,其关键症状有哪些呢?
结直肠癌患者以血便为关键症状,其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
①息肉型:腹痛、血便,疾病后期轻微按压病灶处有肿块。
②狭窄型:腹痛、便秘、腹泻、血便,易引发肠梗阻。
③溃疡型:腹痛、血便,易引发肠腔梗阻。
三、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
我们知道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结直肠癌是相对来说最好“治”的疾病,有研究显示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高达90%,而晚期治疗其5年生存率仅有1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癌”研究的不断突破,结直肠癌的治疗在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
结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首选手术方式。逐渐告别传统的“开膛破肚”形式,而单切口腹腔镜根治术在逐渐被应用于临床。
个体化新辅助化疗被用于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现阶段新辅助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方面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

图源:摄图网
根据TNM分期分类系统,国际癌症控制联盟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Ⅰ ~Ⅲ期。根据与预后相关的临床病理学风险因素,又将Ⅱ期 患者分为高风险或低风险两类。
许多国际指南建议高风险的Ⅱ期患者应接受单剂 5-FU的辅助化疗。
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 5-FU与奥沙利铂的联合治疗方案。
此外,在结直肠肝转移的患者中,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也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靶向药物被用于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效果比较乐观。使用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结直肠癌效果确切,目前已成为结直肠肝转移患者的标准化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