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和主任的血气分析报告不一样?
血气分析从上病理生理学开始接触到内外科临床课程的反复强调,直到临床工作后大量接触,能看懂血气分析报告也是一项临床“基本技能”。但是,初入临床的年轻医生依然出现判读错误的现象,此时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你和主任的血气分析报告不一样?
血气分析是应用血气分析仪,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H+浓度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它能直接反映肺换气功能及其酸碱平衡状态。常用的采血部位为桡动脉或股动脉。

股动脉穿刺,图源:uptodate
判读前,先认识这些常用指标
1.氧合指标
氧分压(Pa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PaO2正常值80~100mmHg。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指血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程度。正常范围为95%~99%。
氧合指数(PaO2/FiO2):即氧分压/吸氧浓度,是反映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
2. 二氧化碳指标
二氧化碳分压(PaCO2):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 35~45 mmHg。
PaCO2<35 mmHg :低碳酸血症,
PaCO2>45 mmHg :高碳酸血症;
PaCO2>50 mmHg :提示存在呼吸衰竭。
3. 酸碱指标
酸碱度(PH 值):正常范围 7.35~7.45。PH ≤ 7.35 为酸中毒,PH ≥ 7.45 为碱中毒。
剩余碱(BE):正常范围 0±3 mmol/L。BE正值越大,表示存在代碱,反之,BE负值负的越多,表示存在代酸。
碳酸氢根(HCO3-):包括理论碳酸氢根(SB)和实际碳酸氢根(AB)。正常值 22~27 mmol/L。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
1.是否存在酸碱平衡?
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
2.是否存在呼吸衰竭?
I型呼吸衰竭,缺氧性呼吸衰竭,当PaO2<60mmHg,PaCO2不升高,可以是降低或正常,可以诊断为该型。
II型呼吸衰竭,就是高碳酸型呼吸衰竭,当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诊断为II型呼吸衰竭。
3.如何判断呼吸性和代谢性?(如下图)

4.如何看酸碱失衡的代偿?
代偿规律:PaCO2、HCO3-任何一个变量的原发变化可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同向代偿性变化。
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则为混合性酸碱失衡,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同,可以使用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来源:文献[2]
举例:COPD患者,急性感染4天入院。
查血气:
PH:7.25、PaC02:86,
HCO3-:35、Na+:120、CL-:82。(方便观看省略单位)
判断步骤:
(1)PH=7.25;
(2)比较PaCO2x 0.6与HCO3-的大小确定原发失衡:PaC02×0.6=51.6、HCO3-=35,二者均大于27,且PaCO:×0.6>HCO3-,提示呼酸为原发失衡,符合临床;
(3)按慢性呼酸的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出HCO3-的预计代偿值为40.48~43.48,HCO3-实测值低于预计代偿值的下限,为失代偿,无代碱存在;
(4)计算AG值为3<16,无高ag代酸。[若[na+]>16,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
结论:失代偿性慢性呼酸。
血气测量值影响
但是有时候按照分析方法来判断,也会影响血气测量值,干扰临床诊断。因为动脉血气分析在实际检测中包括多个环节,最终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果使用酸性肝素并且肝素从注射器中排出不完全,则作为抗凝剂添加到注射器中的肝素会降低pH值。它还可以稀释PaCO2,导致错误的低值。使用ABG注射器时,应尽量减少肝素溶液的用量,并应至少采集2 mL 血液;
如果采血处的动脉有静脉输液情况,容易出现溶血、血液被稀释状况,并且血液中K +含量会随之提高;
如果护理人员在采血时误入静脉,脉血气分析结果就不能准确反映血气情况。
参考文献:
[1] 周寿生,顾学章.二种不同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判断效率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679-680.
[2] 周寿生,顾学章.酸碱失衡的简易判断及代偿公式的编制[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