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胆红素异常,是肝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吗?

2021/09/27 127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LFT中的转氨酶异常往往出现的病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肝功能检测中的另一大检测项目-血清总胆红素,以及出现胆红素异常的原因。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源:摄图网

血清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I-Bil)。


男性的平均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女性,在一般人群中,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有症状的胆结石病的风险相关,而与中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和死亡率的风险呈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胆红素具有抗氧化特性,也许是因为它是一种信号分子

Q

胆红素是怎么生成与代谢的?

小宝:

胆红素是血红素代谢的分解代谢产物,由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色氨酸吡咯酶中的血红素分解形成。(可见图1)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1
来源:UpToDate

间接胆红素则是红细胞分解代谢产物,它会跟着血液到处溜达。若血液中积聚过多,在经过皮肤、眼睛等地方时,就会将其染成黄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疸。


人体每天产生的胆红素(250 至 400 毫克)的 80% 来自血红蛋白;剩下的 20% 是由其他血红素蛋白和一小部分快速翻转的游离血红素贡献的。然后产生的一些胆红素在肝脏中结合。(可见图2)当间接胆红素顺着血液到达肝脏后,肝脏会立马把间接胆红素逮住,好好包装一番,生成一个更稳定、无害的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2

图源:UpToDate

重新生成的直接胆红素会乖乖顺着胆汁,一路来到十二指肠。在各种各样的肠道有益菌和酶的作用下,直接胆红素又变回了间接胆红素。


一部分的间接胆红素继续在肠道前进,跟着粪便,最后排出体外;另一部分的间接胆红素进入肾脏,混在尿液里,排出体外。

血清中通常存在的胆红素反映了产生和清除之间的平衡。当我们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时,可能是由三个有时共存的原因造成的:

·  胆红素分泌过多

·  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受损

·  从受损的肝细胞或胆管向后渗漏

Q

胆红素异常是肝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

小宝:

血清总胆红素不是肝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尽管存在中度至重度肝实质损伤或部分或暂时性胆管阻塞,但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能正常。


这种缺乏敏感性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类肝脏清除胆红素的储备能力。对接受间接胆红素输注的健康人的研究以及对溶血患者的观察表明,正常肝脏可以清除至少两倍于正常每日胆红素负荷,而不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基于胆汁中胆红素的最大排泄率,储备容量可能甚至更高。胆红素的最大日排泄量约为 55.2 mg/kg,是平均日产量的 10 倍以上。


胆红素分级的价值

01

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通常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或摄取或结合受损所致。相比之下,结合高胆红素血症更常见于排泄减少或向后渗漏(如胆道系统阻塞),通常是肝功能障碍的更敏感指标。(可见图3)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3

图源:UpToDate

02

总血清胆红素分级的主要价值在于检测以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为特征的状态。当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大于 1.2 mg/dL (20.5μmol/L) 且直接部分占血清总胆红素的比例低于 15% 时,应考虑使用重氮方法,将直接胆红素浓度增加到 0.3 mg/dL(5.1 微摩尔/升)以上,或者使用更准确的技术,将直接胆红素浓度增加到 0.1 mg/dL 以上(1.7 微摩尔/升) 应引起肝损伤的怀疑。

03

黄疸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分级不能准确区分实质(肝细胞)和胆汁淤积性(阻塞性)黄疸。用于测量血清胆红素的准确HPLC方法表明,间接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在肝胆疾病中均增加,但没有一致的模式差异。胆红素单葡糖苷酸和双葡糖苷酸的水平均升高,其中单葡糖苷酸占主导地位。

尿胆红素

尿液中胆红素的存在反映了直接的高胆红素血症,因此是潜在的肝胆疾病。与结合胆红素相反,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紧密结合;因此,它不会被肾小球过滤或存在于尿液中。


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正常时,尿液中可能会发现结合胆红素,这是因为肾脏对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能力低,所使用的方法可以检测到尿胆红素浓度低至 0.05 mg/dL (0.9 μmol/L) 。因此,胆红素尿可能是肝脏疾病的早期征兆,而从尿液中清除胆红素可能是恢复的早期征兆,因为如上所述,δ 胆红素是蛋白质结合的(因此与间接的胆红素相比,它的半衰期增加了结合胆红素并防止其通过肾小球过滤)。

2021

Sep.26

参考文献:

[1] Lawrence S Friedman.Clinical aspects of serum bilirubin determination[J].UpToDate.

[2] Sticova E, Jirsa M.New insights in bilirubin metabolism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J].World Gastroenterol,2013,19(38):6398.

[3] ZIEVE L,HILL E,HANSON M,FALCONE AB,WATSON CJ.Normal and abnormal variat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ne-minute and total serum bilirubin determinations[J].J Lab Clin Med,1951,38(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