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痰咳不出,祛痰方法和药物怎么选?
痰是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它可通过呼吸道上皮的纤毛运动,从肺部向上呼吸道推动,最后,通过人的咳嗽反射从气管内咳出排出体外。
但是,当出现呼吸道感染、慢性气道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时,痰量会增多、痰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铁锈色痰、黄绿色痰和血痰等等。[1-2]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痰的量、颜色、性状、有无气味、痰液是否分层和痰中是否带血等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证据。
那么,如何正确选择祛痰方法,合理使用祛痰药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呢?
一、临床常用祛痰方法
临床常用祛痰方法包括危险因素干预、物理祛痰以及药物祛痰。[4-5]
危险因素干预:如积极戒烟、减少颗粒物暴露、防治呼吸道感染;吸烟是气道黏液高分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因此戒烟对于祛痰管理尤为重要;
物理祛痰:包括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胸背部叩击、体位排痰以及呼气末正压(PEEP)和胸壁高频振荡(HFCWO)等;
湿化疗法也是物理祛痰方式的一种,通过湿化气道可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以促进排出;
药物祛痰:祛痰药物的使用,给药途径有雾化吸入、口服及静脉滴注。[1]
二、祛痰药物的作用机制
祛痰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
改善痰液的理化特性,降低痰液黏滞度;
恢复气道上皮黏液层的正常结构,促进纤毛清除功能;
抑制黏蛋白产生和分泌,破坏痰液中的黏性结构,降低痰液黏滞度;
抗炎性损伤或加强抗菌效果。[3]
许多祛痰药物都是通过上述一种或多种途径综合作用促进黏液清除。
三、祛痰药物的分类
恶心性和刺激性祛痰药:
如氯化铵、愈创甘油醚属恶心性祛痰药,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从而使黏痰稀释便于咯出;
刺激性祛痰药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如桉叶油、安息香酊等。
痰液溶解剂:
可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使痰液液化,黏滞性降低而易咯出。如乙酰半胱氨酸。
黏液调节剂:
作用于气管和支气管的黏液产生细胞,使分泌物黏滞性降低,痰液变稀而易咯出。如盐酸溴己新、氨溴索、标准桃金娘油提取物和羧甲司坦等等。
此外,临床上还常用一些祛痰类中成药,如:百合固金丸、橘红片和理肺口服液等等。
同时,祛痰药也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的联合使用对于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前面提到药物祛痰的三种给药途径,其中雾化吸入祛痰总体上安全、快速、有效,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被广泛应用,适用于伴有痰液黏稠、咳痰困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以及围手术期等多种疾病。[1]
但是,在进行雾化祛痰治疗时应注意:保持痰液引流通畅、警惕支气管痉挛、警惕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雾化吸入装置的消毒与保存以及药物保存和使用要点等等。
1
END
1
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微信号:
HEALIFE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