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辅助检查的10大要点整理,建议收藏!
最近天气变冷,小宝给爷爷打一个问候电话,嘱咐爷爷天冷注意保暖,顺便买了入冬三件套寄回给他。因为小宝的爷爷最近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爬楼梯易呼吸困难的症状,又喜欢吸烟,每次劝说都以失败告终。
看到这里,如果你是医师,脑海里可能会条件反射的蹦出一个想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的,即使小宝的爷爷也是一位医师,但是还是逃不过得“慢阻肺”这一疾病。
刚开始,小宝的爷爷凭着多年的医学经验只是怀疑是COPD,但是最终确诊以及后期的维护稳定还需要肺功能、胸部CT和X线等相关辅助检查。
可是,你知道吗?我国慢阻肺知晓率及肺功能检查普及率极低,研究发现调查人群中仅约10%知道慢阻肺这一疾病,不足10%的受访者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1,6]
今天,小宝来帮大家整理慢阻肺辅助检查的10大要点,小本子拿出来请记好。
一、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对慢阻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评估等均有重要意义。所以对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和(或)有危险因素接触史的患者均应考虑慢阻肺的临床诊断。[1]
要点1: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表明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要点2:FEV1占预计值%是评价中、重度气流受限的良好指标,因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应作为慢阻肺的肺功能检查基本项目。[2]
在临床实践中,如果FEV1/FVC在68%~70%之间,建议3个月后复查是否仍然符合FEV1/FVC<70%的条件,减少临界值病例的过度诊断。[7]
要点3:根据气流受限程度和FEV1占预计值%,将肺功能分级分为GOLD1级~4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GOLD) 2018提出:评估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时,单次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为60%~80%时,应复查肺功能以确诊。[3]

图源:文献[2],正常肺功能曲线

图源:文献[2],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曲线
要点4:
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
近4周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
近4周出现大咯血;
癫痫发作,需要药物治疗;
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00 mmHg);
主动脉瘤;
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
近期行眼、耳、颅脑手术;
心率>120次/min;
气胸、巨大肺大痛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孕妇;
鼓膜穿孔(需先堵塞患侧耳道后检查);
压力性尿失禁;
痴呆/智障或意识障碍;
近4周有呼吸道感染;
免疫力低下易受感染者;
其他:如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结核病、流感等);
二、胸部CT检查[4]
要点5:CT检查一般不作为COPD的常规检查 ,但高分辨CT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三、胸部x线检查[4]
要点6:X线检查对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 )鉴别具有重要意义。慢阻肺早期X线胸片可无明显变化,之后出现肺纹理增多和紊乱等非特征性改变。
四、SpO2监测和血气分析[5]
要点7: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碱平衡紊乱,并有助提示当前病情的严重程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如果FEV1占预计值%< 40%,或临床症状提示有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时应监测SpO2。如果SpO2<92%, 应进行血气分析检查。
五、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于晚期COPD和AECOPD的鉴别诊断以及合并肺心病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要点8:
COPD合并慢性肺动脉高压或慢性肺心病心电图可表现为[7]:
额面平均电轴≥+90°;
V1导联R/S≥1;
重度顺钟向转位(V5导联R/S≤1);
RV1+SV5≥1.05 mV;
aVR导联R/S或R/Q≥1;
V1-V3导联呈QS、Qr或qr;
肺型P波;
要点9:
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超声心动图可出现以下改变[7]: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 mm;
右心室内径≥20 mm;
右心室前壁厚度≥5 mm或前壁搏动幅度增强;
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
右肺动脉内径≥18 mm或肺动脉干≥20 mm;
右心室流出道/左心房内径>1.4;
六、血常规及其他检查:
要点10:稳定期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对慢阻肺药物治疗方案是否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当合并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痰细菌培养可能检出病原菌。
1
END
1
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微信号:
HEALIFE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