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不能随便,按照这样的剂量、方法补效果更好!

2022/01/25 535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且最活跃的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在人生各个阶段都需要摄入充裕的钙以保证骨骼健康[1]。


钙补充不足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出现,不仅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关注补钙,临床医生也应具备补钙的相关知识。但现实是,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补钙这一热点问题,但真正懂的人并不多,有些人的补钙甚至都是在“白做功”。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摄图网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补钙的那些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为什么要补钙,你真的懂吗?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必需矿物质元素,约占成人体质量的1%~2%,体内99%的钙与磷结合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储存于骨骼和牙齿中[2]。


钙在维持人体循环、呼吸、神经、内分泌、消化、血液、肌肉、骨骼、泌尿、免疫等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细胞正常生理状态的维持,都要依赖钙的存在[3-4]。


但据《202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每日饮食中的钙摄入量为366.1毫克,城市为412.4毫克,农村为321.4毫克,远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每日适宜摄入量800~1000毫克,儿童和中老年人缺钙问题尤其严重。


(二)钙不足会有什么影响,你知道吗?



目前,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是钙缺乏的现象仍然很普遍。这不仅会影响机体正常活动,形成机体异常改变,还容易罹患相关疾病,如[5-6]:

①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因缺钙所引起的一对孪生病,对这两种疾病的有效方法就是补充足量钙质;

②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还可使过高的血压下降到正常,钙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的功能;

③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体内缺钙不利于胰岛素的正常分泌,缺钙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④过敏性疾病:缺钙可使机体神经、肌肉处于兴奋状态,易患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肠炎、鼻炎、哮喘、皮炎等;

⑤肝脏病变: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其血钙水平都比较低,并且钙磷从尿中的排出量也有增加;

⑥经前综合征:长期缺钙是发生经前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⑦结肠癌:有研究报道指出,当钙摄人不足时,肠道内胆汁和脂肪酸增加,刺激结肠上皮过度增生,促进了结肠癌的发生;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摄图网


婴幼儿缺钙:好发3 岁以下婴幼儿,有的患儿可出现缺钙症状(如烦躁/夜间多汗/自汗/夜啼惊跳/厌食/毛发稀黄/脱发/齿迟/语迟等);有的患儿常因缺钙导致肠痉挛、阵发性腹痛、过敏性湿疹;严重缺钙还可致哮喘、呼吸节律紊乱、手足搐搦、近视眼、骨痛关节痛。


青少年缺钙:较早发生骨骼退行性变,易骨折;如维生素D缺乏、钙磷 吸收障碍,可导致青春期佝偻病发生。


中老年缺钙:重者可反复发生各部位的骨折、压缩性骨折;可继发骨质增生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还能激发软组织硬化而致结石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


孕妇缺钙:可致先天性佝偻病发生;孕妇缺钙也影响母乳的质量,乳汁中的钙汁不足导致婴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易惊多汗、夜睡不宁等,重者可发生佝偻病。


由此可见,钙的营养改善迫在眉睫,无论是孕妇,还是哺乳期妇女、中老年人或婴幼儿、青少年,都应有意识地补钙,科学的补钙。


(三)不同人群的补钙方案,有何不同?



人体钙的来源全部依赖于经口摄入,包括食物、 强化食品、药物、营养补充剂等来源的钙。平时不仅要强调钙的补充,更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个性化的补钙方案,更好的促进钙的吸收及机体所需的钙量。那么,不同的人群补钙有何不同呢?一起来学习[7-10]!


(1)儿童的补钙方案


儿童时期的钙缺乏主要会引起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此时期足量钙摄入不仅能保障其骨骼健康,还能减少日后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AI的钙摄入推荐[7]

①0~6个月婴儿为200mg/日;

②7~12个月为250mg/日;

③1岁~为600mg/日;

④4岁~为800mg/日;

⑤7岁~为800mg/日;

⑥11岁~为1000mg/日。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童的钙补充应按其体重计算,钙摄入量为70~120mg·kg-1·d-1,同时增加维生素D补充,磷的摄入量为35~75mg·kg-1·d-1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摄图网


营养性佝偻病的钙补充:

①0~6个月和6~12个月婴儿,足够的钙摄入量分别为200mg/日和260mg/日;

②大于12个月儿童钙摄入量小于300mg/日会增加独立的血清25(OH)D水平低的佝偻病患病风险;大于12个月的儿童,依据膳食钙摄入量分类(充足:大于500mg/日,不足:300~500mg/日,缺 乏:小于300mg/日)。


因此,佝偻病儿童在强调维生素D补充的同时,每日应给予大于500mg钙(含饮食钙源)以满足对佝偻病的治疗需求。


(2)孕产妇的补钙方案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推荐:孕妇每日钙膳食RNI为[8]: 

①孕早期(妊娠未达14周)800mg;

②孕中晚期(第14周以后) 及哺乳期1000mg。


美国医学研究院(IOM)2011年推荐孕妇每日钙膳食RNI为:

①14~18岁:1300mg;

②19~30岁:1000mg;

③31~50岁:1000mg。


2015年FIGO建议妊娠前、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每日钙膳食RNI均为1000~1300mg;对于普通孕妇,推荐从孕中期开始每天补充钙剂至少600mg直至分娩,有利于产后骨密度增加与骨骼恢复。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摄图网


不同风险下孕妇钙剂补充有所不同,比如[8-10]:

在膳食钙摄入量低的人群中,建议孕妇每天补充钙1500~2000mg 口服元素钙;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推荐从孕中期开始每日补充钙剂1000~1500mg直至分娩,以达到预防子痫前期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获益

对于双胎妊娠孕妇,谨慎推荐孕期每日应补充钙剂10001500mg

(3)成人的补钙方案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日需摄入800mg的钙;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需摄入1000mg的钙,此剂量可使人们获得理想的股峰值。


总之,是否有必要进行钙剂补充,具体补充多少,应基于人们膳食钙的摄入量、不同人群骨质疏松情况、心脑血管损伤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决定。因为严重的过量钙摄入可出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导致肾结石、血管钙化,甚至引发肾衰竭等。补钙看似是小事,但具体补充方案很有讲究,一定要重视!


参考文献:

[1]高鹏(综述),刘琳,王菲,杨军(审校),医学综述,1006-2084(2010)11-1666-03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钙和维生素D营养与骨质疏松症工作组,补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的必要性,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8.01.002

[3]昌雪莲,尚煜,刘雅静等.母孕期和婴儿早期钙剂补充对 婴儿BMI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52(6):642-646

[4]Bendtsen L Q,Bladel T,Holm J B,et al.High intake of dairy during energy restriction does not affect energy balance or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compared with low dairy intake in overweight individual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ppl Physiol Nutr Metab,2018,43(1):1-10.

[5]郝金凤,中老年人钙营养与疾病分析及补钙,内蒙古医学杂志,1004-0951(2011)13-0021-03

[6]梁淑荣,缺钙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006-446X(2002)04-0039-02

[7]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儿童钙营养专家共识(2019年版),中国妇幼健康研究,1673-5293(2019)03-0262-08

[8]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中国孕产妇钙剂补充专家共识(2021),实用妇产科杂志,1003-6946(2021)05-0345-03

[9]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孕前及孕期补钙预防子痫前期及其并发症的推荐建议,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Aug.2020,Vol.23,No.8

[10]Zhuang C,Gao J,Liu J,et al.Risk factors and potential protective factors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study.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 ,2019,21(5) : 618-623.

[11]公双双,吕静,王双艳,老年人补钙作用的研究进展,当代医学,Nov.2017,Vol.23 No.31 Issue No.474


声明: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原创整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