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反反复复不见好?诊治要点必须掌握!

2022/01/26 900

湿疹的患病人群没有特定的目标群体,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可能会患此病。那么,湿疹常发于身体的哪些部位?我们该如何治疗呢?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一疾病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述

(1)湿疹的定义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有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以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成慢性为临床特征[1]。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源:摄图网


(2)湿疹的分期[2]

①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并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围又有散在丘疹、丘疱疹,故境界不清;

②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

③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


(二)湿疹好发于身体这8个部位[3~10]

(1)乳房湿疹

发生在乳头及乳晕处皮肤的一种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男女均可发病,但以哺乳期妇女多见,严重的甚至中断哺乳,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3]。


(2)手部湿疹

是一类发生于手部的炎症性皮肤病,囊括了手部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原发皮损及糜烂、渗出、鳞屑、结痂、苔藓样变、角化过度、皲裂等继发皮损,伴有或无瘙痒等症状的手部湿疹皮炎样改变。接触刺激性外源物体常使湿疹加重[4]。


(3)外耳道湿疹

好发于耳廓、外耳道及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可见耳廓前后皮肤、耳廓后沟或耳周皮肤有散在或密集在一起的小斑点状红疹,也可以表现为丘疹、水疱、糜烂、浆液性渗出、黄色结痂等[5]。外耳道湿疹与痘痘相似度高,但两者好发部位和特征不同。临床上需注意鉴别。


(4)眼睑湿疹

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过敏性眼睑皮肤病,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鳞屑或是渗出,且治疗后复发率较高[6]。


(5)腿部湿疹

是临床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小腿下1/3内侧,皮损呈局限性暗红色,弥漫密集丘疹或丘疱疹,破后有糜烂,渗出,结痂,日久则皮损变厚, 色素沉淀,自觉瘙痒。常伴有小腿溃疡,部分患者皮损中心色素减退,可形成继发性白癜风[7]。


(6)阴囊湿疹

为一种常见的,好发于成年男性的皮肤病,由于诱发因素较多,可转为慢性,慢性者皮损多干燥、甚至增厚,急性发作时可有糜烂、渗出等表现[8]。


(7)女性外阴湿疹

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妇科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瘙痒、红斑、丘疹、浸润、肥厚、苔藓化、 鳞屑、皲裂[9]。


(8)肛门湿疹

是发生在肛门周围的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因痔疮、肛隐窝炎、肛裂、肛瘘或肛门疾病术后护理不当等引起。肛门湿疹以肛门瘙痒为主,呈阵发性或间歇性,夜间加剧,或伴有肛门部疼痛[10]。


(三)湿疹的药物治疗[12]

在慢性湿疹的西医治疗中,局部药物外用通常被作为第一线治疗轻中度慢性湿疹的主要手段。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源:摄图网


(1)糖皮质激素软膏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慢性湿疹最为有效的一类外用药物,既可有效抑制表皮增生现象,又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的疗效[11]。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复方氟米松软膏。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是一种非激素类、可长期使用的外用抗炎药,具有糖皮质激素类作用而无其相应的不良反应,临床上治疗慢性湿疹最为常用的是同属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的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12]。


(3)维生素D3衍生物

是一类由维生素D3经肝脏及肾脏连续羟化,形成活性代谢产物骨化三醇-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体内钙、磷代谢起到调节平衡,对皮肤角质细胞可抑制其过度增殖分化及减少炎症作用的人工合成物[13]。常用药物有卡泊三醇。


(4)非甾体抗炎药

是一类通过抑制环加氧酶来减少或阻断前列腺素合成,在化学结构上不具有甾体框架而起到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


(5)其他

此外,还有传统医学的中药软膏涂擦、中药熏洗、中药外洗、壮医药线点灸。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写在最后:根据湿疹的临床表现和好发部位,不难判断其临床发病特点。对于不同的人群需要采取个性化用药方案,合理规范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更好地助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5):517-521.

[2]李邻峰.中国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解读湿疹治疗: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30):7,10.

[3]童丽春,柴素萍.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加红霉素软膏治疗哺乳期乳房湿疹的临床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2016,28(7):513-514.

[4]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科学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变态反应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手部湿疹科研协作组".中国手部湿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1):19-26.

[5]李志明.莫把外耳道湿疹当痘痘[J].江苏卫生保健,2021,(9):29.

[6]谌晓宇.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睑湿疹的疗效分析[J].现代养生B,2014,(4):98-98.

[7]姜超,马玉侠.腿部湿疹案[J].中医外治杂志,2019,28(1):41.

[8]谭丽娜 , 康健 , 鲁建云 , 等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慢性 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9,48(11):51-53.

[9]张新军,都荣,李煜俐,魏然然,王宝成.小柴胡汤化裁方治疗女性外阴湿疹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5):2316-2318.

[10]孙博,莫日根,陈佳,史圣华.中医药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5):194-197.

[11]Mehia BH.Amladi ST. Evaluation of topical O.lg tazarotene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lmoplantar peoriasis: An observer-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ludy [l. Indian ] Dermatol.2011 56(1):40-43.

[12]蒋祖玲,汤倩倩,黄安,王建辉.慢性湿疹的药物外治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20):4103-4107.

[13]俞银芳,刘兆鹏.活性维生素D3类药物研究概况[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6,16(5):311-315.

[14]周婧,栗玉珍,杨发枝,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皮肤病治疗上的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1):750-751.


End

声明: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原创整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