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这8类药物可导致血糖升高,用药之前对照查看!

2022/02/09 575

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临床常用的药物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掌握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都有哪些,在药物选择、合并用药及降糖药剂量的调整上会更加合理,一起来查漏补缺吧!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损害糖代谢,导致高血糖,干扰血糖控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36%~131%。长期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也可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1-2]


此类药物引起的糖尿病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SDM)。类固醇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2]


糖皮质激素可使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或难以控制,因此这类患者更应密切监测血糖,科学规范治疗,控制血糖及避免并发症。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他汀类药物


长期服用他汀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发生率约10%~12%,属他汀类效应。不同他汀类药物发生糖尿病风险不同,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发生糖尿病风险最高,而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小[1]


他汀引起新发糖尿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包括:①他汀引发肌细胞、脂肪细胞、胰岛素β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较少,并增加外周胰岛素抵抗;②脂肪细胞中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转运体-4的表达下调,从而增加外周胰岛素抵抗等。


但他汀类对心血管疾病的总体益处远大于新增糖尿病危险,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有他汀类治疗适应证者都应坚持服用此类药物[5]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三、降压药


1.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是临床常用的利尿剂,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降低患者糖耐量,继而引起高血糖,大多出现在用药2~3个月后,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噻嗪类利尿药容易引起钾的大量排泄,导致机体低血钾,而缺钾可能降低胰岛素细胞ATP-K+通道功能,可直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低血钾患者胰岛素原转化成胰岛素能力比较低,继而导致血糖的升高。噻嗪类利尿药还可以减少周围组织的葡萄糖利用,引起血糖升高[4]


噻嗪类利尿剂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12.5 mg/d)对血钾和血葡萄糖水平的影响较小,其他种类如保钾利尿剂等不会对血液葡萄糖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利尿剂时,应该仔细询问病史,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抑制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并增加肌肉组织的糖原分解,从而导致血糖升高[8]


β受体阻滞剂对β受体选择性越低,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作用越强,越容易诱发高血糖。因此选择性较高的β1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对糖代谢影响不明显。




四、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阿莫沙平、奥氮平、米安色林等,可增加肥胖、T2DM和血脂异常的风险,至少12%接受药物治疗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罹患T2DM[1-2]


此类药物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情况产生,另外,也有降低胰岛β细胞的反应性的作用,进而诱导高血糖形成。作为需要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慢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很重要。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五、抗菌药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均可导致糖代谢紊乱,其中加替沙星对血糖升高的影响最显著,可引起严重的高血糖。在发生低血糖方面,莫西沙星尤为显著。


喹诺酮类药物所致血糖升高,其机制可通过致胰岛β细胞空泡化抑制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使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最终导致胰岛素水平降低,从而诱发高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血糖[1][6]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六、平喘药


1.茶碱类:


包括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可用于哮喘、慢性心力衰竭等的治疗。但此类药物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不易分解,导致水平升高,而cAMP升高可抑制糖原合成,刺激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2.支气管扩张剂:


包括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这些平喘药均可诱发用药者的血糖升高。大剂量静脉注射沙丁胺醇时,还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七、免疫抑制药


用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的药物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包括环孢霉素、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等,是被广泛使用的免疫抑制剂。


这类药能通过抑制钙调蛋白信号影响胰岛素基因转录调节,从而减少胰岛素分泌。还可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引起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




八、其他


除了上述药物,部分抗肿瘤、抗病毒和抗结核病药物也可能会致血糖升高。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END

参考文献:

[1]史玲等. 继发性血糖升高的原因(三):药物导致的血糖水平升高[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6):558-560.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 315-409. 

[3]徐杰等. 药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21, 45(9):707-714.

[4]刘士敬. 药源性糖尿病诊疗策略[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12).

[5]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0):937-953.

[6]位宁等.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糖异常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 27(1):59-62.

[7]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11):890-894.

[8]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9(7):28-126.


声明:本文为医会宝编辑部原创整理,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