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都有「替尼」,它们有什么区别、用法用量有什么不同……表格对照更清晰!
小分子靶向药物能高效地、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在当前肿瘤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
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临床常用的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大多都带有「替尼」二字,但它们的适应症、用法用量都是不同的,千万别弄混淆了!
EGFR-TKIs主要的适应症是NSCLC。接受EGFR-TKIs治疗前需要进行基因的检测,只有EGFR敏感位点突变的患者,才能接受这类药物治疗。
HER2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很关键的一个基因。目前国内获批的HER2抑制剂有拉帕替尼、奈拉替尼和吡咯替尼,均需要HER2阳性的患者才能使用。
VEGFR抑制剂除了抑制VEGFR,还具有多个作用靶点,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适应症广,不需要检测靶点。
PDGF主要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引起PDGFR单体的二聚化以及胞内结构域多个酪氨酸残基的自磷酸化,产生SH2结合位点,引起一系列的下游信号转导,包括PI3K、磷脂酶C-γ、MAPK及STAT 等相关通路,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以及促血管发生等。
AKL抑制剂发展到目前已有第三代药物在国内上市,使用前需要进行ALK、ROS1和c-MET基因检测,均可用于ALK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
目前,国内上市的RET抑制剂有普拉替尼和塞普替尼,用于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NSCLC和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
RTK作为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通过其下游靶蛋白的磷酸化,调节细胞的殖、分化、代谢和凋亡。
BCR-ABL抑制剂竞争性阻断BCR-ABL激酶与ATP位点结合,特异性抑制白血病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同时由于其高选择性,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BTK抑制剂主要与保守的非催化残基C481位点形成共价键强结合,从而发挥抑制作用,即抑制Y233的自磷酸化过程,使得SH2结构域无法识别自身磷酸化状态,导致BTK无法定位到其他蛋白的磷酸化位点,从而阻断BCR信号传导,主要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
参考文献:
[1]广东省药学会,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药学指引,2024年3月18日发布
[2]各类药物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