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有哪些功效?该如何选择?一次性给你说清楚!
人体可以自行合成辅酶Q10,但是,随着年纪增长,合成效率也会变差,缺乏辅酶Q10虽然不会危机生命,却会严重影响身体产生能量的机制。
(一)促进能量产生
人体95%的能量产生都与辅酶Q10相关。作为机体中的重要辅酶,参与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可以帮助细胞将食物中获取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重要的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ATP)。
辅酶Q10可以使人精力充沛、体力和耐力都得以提高,不再感觉疲劳,是运动员增强和快速恢复体力的首选。
(二)抗氧化
辅酶Q10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使细胞免受损害,保护细胞健康,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
辅酶Q10除了其自身能发挥抗氧化作用外,还能加强并再生其它抗氧化剂,比如维生素E、抗坏血酸、硫辛酸等。
维生素E可通过清除脂质过氧化自由基来阻止脂质过氧化过程中链反应的传播,辅酶Q10可以还原维生素 E 在清除自由基时产生的α-生育酚酰基自由基,从而节约和再生维生素E。
(三)增强免疫力
辅酶Q10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免疫系统是对抗各种疾病最好的天然屏障,保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免受病菌、病毒的损害。
研究发现,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等患者体内辅酶Q10的浓度较正常人低,提示辅酶Q10作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炎症、抗肿瘤等方面可起到较好的作用。
此外,研究还发现辅酶Q10对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糖尿病性神经炎、慢性阻塞性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牙周炎等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减轻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四)改善心脏健康
心脏是高耗能器官,其辅酶Q10含量在人体各脏器中最高,对辅酶Q10也最敏感。
人体缺乏辅酶Q10,通常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心脏。几乎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辅酶Q10能提高心肌功能,改善心脏健康。
有报道称,辅酶Q10能增加心力衰竭的存活力达300%,超过75%的心脏病患者在服用辅酶Q10后,病情显著改善,大大降低了猝死的风险。
(五)辅助生殖
辅酶Q10被广泛用作女性不孕症患者的补充剂。女性30岁后辅酶Q10水平通常会下降,同时伴有生育率下降和胚胎非整倍体率的增加,提示辅酶Q10表达的减少对卵巢衰老有作用。
多项动物研究表明,辅酶Q10通过恢复线粒体功能,保护卵巢储备,抑制卵巢生理衰老,提高胚胎分裂和囊胚形成率。
在临床研究中,补充辅酶Q10可使35~43岁女性更好地诱导排卵,并降低胎儿非整倍体的概率,辅酶Q10还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减轻胎盘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避免子痫前期的发生。
辅酶Q10的功能决定了其在食品、化妆品与药品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医药领域已被应用于心血管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同时它所具有的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保健功能也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领域。
(一)不同剂量的选择
目前我国获批上市的辅酶Q10类药品制剂有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注射液等,属于处方药。
口服用药适应症:
1. 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
2. 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
3. 癌症的综合治疗,能缓解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注射给药适应症:
1. 可作为充血性心衰、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药物;
2. 可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颈部外伤后遗症、脑血管障碍、出血性休克及肝炎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水溶性辅酶Q10与脂溶性辅酶Q10
脂溶性是可以溶于油,溶于脂类等非极性溶剂的物质;水溶性则恰恰相反,它可以溶解于水(极性溶液)中。
辅酶Q10本身是脂溶性的,需要油脂刺激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的胆盐对脂溶性营养素进行乳化后,才可以通过小肠被人体所吸收,此过程就是油脂的配合及胶束的形成。
水溶性辅酶Q10是将普通辅酶Q10包裹在亲水基的微束结构里,形成微粒,这种微粒可以与水形成均匀的溶液,或者通过添加乳化剂,形成水包油微粒直接制成乳液。这两种方式,看似油和水融在一起了,但里面的辅助Q10还是脂溶性的并没有变成“水溶性”,改变的只是形态。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制剂的需要,例如制成口服液体制剂等,但这种制剂需要添加大量的辅料,是否吸收更好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
参考来源:
[1]朱静华,丛林. 浅谈辅酶Q10的功效和使用[J]. 田径, 2022, (09): 84+10.
[2]万艳娟,吴军林,吴清平. 辅酶Q_(10)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 (14): 390-395.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4.14.077.
[3]李家洲. 辅酶Q_(10)的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13, 15 (06): 433-435.
[4]刘丽波,李昕,胡春秀,等. 辅酶Q10对辅助生殖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J]. 医学研究杂志, 2023, 52 (06): 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