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PV感染发展到宫颈癌,可能只需要3步……
宫颈癌, 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为15.07万例,成为中国女性第5位常见恶性肿瘤(前4名分别为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和结直肠癌)[1]。
图源:参考文献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研究显示,我国宫颈癌首发年龄已提前到25岁,25~45岁的育龄期女性为宫颈癌的重点人群[2]。
因此,了解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及规范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我国女性身体健康水平的关键。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最主要的病原体,约有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HPV感染[3]。
有性活动的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高达85%~90%,然而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约60%~70%在感染1年内可自行消除,90%感染在2年内被免疫系统自行清除。
只有少数人不能及时清除,以致感染持续存在,最终发展为HPV介导的宫颈癌[4-5]。
图源:摄图网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展到宫颈癌大约需要5~10年时间[3]。
那么,HPV感染是如何演变为宫颈癌的?其主要经历以下这一过程[6]:
(1)宫颈癌的筛查
目前我国应用的主要筛查方法包括HPV核酸检测、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筛查、肉眼筛查及其他方法。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2023)》推荐[7]:
高危型HPV核酸检测作为初筛的首选方法,建议对14种高危HPV型别(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进行核酸检测;
对于不具备高危型HPV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则可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联合筛查是指HPV核酸检测联合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以及部分特殊人群女性的宫颈癌筛查;
肉眼筛查是指醋酸试验目视检查(VIA)与复方碘溶液目视检查(VILI),可用于医疗资源匮乏、不具HPV核酸检测或细胞学检查地区的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起始年龄是25岁,建议25~64岁女性每5年单独检测一次HPV核酸,或联合筛查,或每3年检查一次细胞学。
对于65岁以上女性,若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即10年内有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或连续2次HPV筛查或联合筛查,且最近一次筛查在5年内,筛查结果均正常),并且无CIN、HPV持续感染以及无因HPV相关疾病治疗史等高危因素,则可终止筛查。
若25岁以下女性,存在多性伴史、过早性生活史、感染HIV以及吸烟等高危因素,建议这些人群在性生活开始后1年内开始筛查,并适当缩短筛查时间间隔。
(2)宫颈癌的诊断
早期病例的诊断应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的“三阶梯”程序,确诊依据为组织学诊断。若子宫颈有明显病灶者,可直接在癌灶取材。
对子宫颈活检为HSIL但不能除外浸润癌者、或活检为可疑微小浸润癌需要测量肿瘤范围或除外进展期浸润癌者,需行子宫颈锥切术;切除组织应作连续病理切片(24~36张)检查。
确诊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胸部X线或CT平扫、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直肠镜检查、超声检查及盆腔或腹腔增强CT或磁共振、PET-CT 等影像学检查[8]。
《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2023)》强调:病理是诊断宫颈癌的“金标准”,盆腔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于评估局部病灶,复发转移宫颈癌推荐进行分子病理诊断[9]。
宫颈癌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或同步放化疗,手术通常用于治疗早期病变,同步放化疗主要是中晚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10]。
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生育需求、全身情况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图源:摄图网
《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2023)》建议,对于初治宫颈癌,以手术和放疗为主,辅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复发转移宫颈癌则以局部治疗、系统性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
若早期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则应根据病理类型,采用不同放疗标准。放疗适用于各期宫颈癌,特别是局部晚期宫颈癌。
随着“早期低危”宫颈癌的概念出现及相关研究进展,在保留生育的患者中可考虑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Bingfeng Han,et al.,(2024).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DOI: 10.1016/j.jncc.2024.01.006.
[2]沈斐,从维莲,王春兰,等. 育龄期宫颈癌患者生育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30(4):446-452.
[3]李凌佳,张胜,刘彤云,等. 人乳头瘤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相关疾病诊疗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2017,39(1):21-23.
[4]王豆. 新疆人乳头瘤病毒相关主要肿瘤的归因及疾病负担研究[D]. 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23.
[5]油迪,叶麾,郄明蓉.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外阴阴道疾病[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2):125-130.
[6]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 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简版)[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12):1218-1235.
[7]李明珠, 魏丽惠, 隋龙, 等.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3; 24(4): 437-442.
[8]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95-301.
[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202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4.
[10]赵爽,陈号,赵方辉. 全球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治疗指南制订现状的系统综述[J].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22):1666-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