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幽门螺杆菌“带坏”你的胃!这5个关键信息,一定要知道!

2025/03/03 admin 562

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堪称胃部健康的 “隐形杀手”,正悄无声息地潜入众多人的身体。据流行病学数据统计,全球范围内 Hp的感染率高达50%,而我国家庭环境中的感染率尤为突出,平均达到 71.21%。

Hp不仅能在胃内 “扎根繁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从消化不良到溃疡,甚至与胃癌存在关联。别让幽门螺杆菌一步步 “带坏” 你的胃,下面这些关键信息,关乎胃部健康,一定要知晓。

一、认识幽门螺杆菌,胃部健康的“隐形杀手”

长久以来,胃一直被认为是无菌器官,而 1982年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推翻了这一理论。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多种胃部疾病与 Hp相关:

  • 慢性胃炎:机体感染 Hp后多为症状较轻的胃炎。90%的慢性胃炎可归因于Hp感染。
  • 消化性溃疡:Hp是消化性溃疡发病以及复发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发现,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中 Hp检出率分别高达 90%~100%以及70%~90%。
  • 胃黏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幽门螺杆菌在胃 MALT淋巴瘤的发展中起到始动作用,并且清除 Hp感染可使 50%~90%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
  • 胃癌:Hp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被列为Ⅰ类致癌因子。90%非贲门部胃癌与 Hp感染有关;80%肠型胃癌几乎均归因于 Hp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Hp感染还与其他系统疾病也与之有关联,譬如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心肌梗死等、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眼部疾病开角型青光眼、睑缘炎、肝胆疾病、血液病、妊娠不良结局(如孕期贫血、早产、流产等
由此可见,幽门螺杆菌破坏力惊人。可以说,幽门螺杆菌就像一颗隐藏在身体里的 “定时炸弹”,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身体健康。因此,预防和根除 Hp行为势在必行。
二、知晓Hp传播方式,提前预防是关键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主要分为口-口传播与粪-口传播两类。

  • 口-口传播:较为常见。比如,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人一起用餐却未实行分餐制,共用碗筷、同一个杯子喝水,就容易造成病菌传播;共用牙刷、家长存在不良喂食习惯(如替宝宝尝食物冷热,或者 Hp 阳性的家长将食物咀嚼后喂给婴幼儿等),这些行为都大大增加了孩子感染 Hp的几率。

  • 粪-口传播:前期研究表明,在感染者的呕吐物、唾液以及粪便中,都能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且在牙斑和蛀牙中也检测到了 Hp核酸物质。这意味着,若食用了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饮用了受污染的水,像未经处理的井水等,就有感染 Hp风险。

    此外,一些不良卫生习惯,例如如厕后不认真洗手,只是随便用水冲一下,也可能让 Hp有机会传播,从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三、及时检测Hp,掌握胃部感染情况
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否,常用的方法为尿素呼气试验(UBT)。UBT具有准确、特异、快捷的特点,其诊断准确率达 95%以上。包括 13C和 14C两种。

13C-UBT因非放射性同位素无害可安全用于儿童、孕妇、生育年龄妇女以及老年群体;14C-UBT不推荐用于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此外,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血清学抗体检测也是 Hp感染的无创检测方法。其中,粪便抗原试验在 UBT配合欠佳人群(如某些老人、儿童等)的检测中具有优势,并适用于所有人群(普通成人、妊娠、高龄老人等)。以作为备选,便于居家采样后送检;而血清学检查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四、积极根除Hp,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降低慢性感染相关疾病的风险,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风险,以及阿司匹林使用者消化性溃疡出血风险和胃癌发生风险。
含 PPI铋剂四联方案是目前国内外主要推荐的治疗方案,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近年来,其他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方案,如含P-CAB的铋剂四联方案、大剂量二联方案等,在 Hp根除效果与服药安全性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被多部相关指南/专家共识推荐应用。不同年龄段 Hp感染患者具体用药可参照往期文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 VS 成人根除指征、用药选择有何不同?一文汇总!》
鉴于 Hp耐药情况目前较为严峻,导致Hp根除率下降,《第二次中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推荐中西医整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难治性 Hp感染患者,指出联合中医药是当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新手段。

五、联合治疗,降低癌变风险

《中国整合胃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指南》推荐:抗氧化维生素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联合,可延缓甚至阻断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和进展,从而降低癌变风险。

  • 2019年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随机干预研究中,在我国山东临朐对 3365例患者分别给予根除 Hp、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E和硒)、大蒜素和安慰剂治疗,随访至22年,结果显示 2周Hp根除治疗和维生素干预7年可显著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三组胃癌死亡率亦明显降低。
  • 国内两项针对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干预试验显示,根除Hp联合叶酸能显著改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程度。
  • 国内外2项大规模、长期随访 RCT的 Meta分析显示,对于在Hp根除治疗前已存在胃癌前病变的患者,根除 Hp联合抗氧化维生素可显著降低胃癌发生风险(RR=0.52,95%CI:0.31~0.87)  。


结语:从医学数据来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居高不下,已然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传播途径、检测方法以及治疗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推广分餐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合理选择检测方法以及规范实施根除治疗等,能够有效降低 Hp感染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为保障人类胃部健康和整体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图片
END

参考文献:

[1]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4):221-233.
[2]胡伏莲,张声生,张学智,唐旭东.第二次中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4,33(12):1581-1588
[3]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2):797-802.
[4]王萍,李鹏,陈萦晅,等.中国整合胃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指南[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2,30(03):163-183.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