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怀孕生子,一定不能忽视这4点……别当“耳旁风”!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将分娩年龄大于或等于35周岁的妊娠定义为高龄妊娠。在我国最新发布的2024版指南中也提出:建议将预产期年龄达到及超过35岁的孕妇定义为高龄孕妇。
而在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妊娠风险评估管理”中,将年龄≥35岁纳入黄色高危管理,年龄≥40岁纳入橙色高危管理。
高龄产妇更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如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死胎等,同时由于产道、产力等因素限制,并发症发生率高,高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产后出血发生率高。
建议:产前一定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尤其是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此外,积极处理第三产程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降低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为常规推荐。
(2)病理妊娠
研究表明随着孕妇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大,心理压力大等,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子宫肌层动脉血管硬化范围增加以及血管萎缩性改变,限制了胎盘血流,加之多次流产、刮宫等异常孕产史,均增加了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性。
建议:所有高龄孕妇都应该定期进行产检、B超监测及根据合并的高危因素行相关检查;如高龄孕妇合并1个高危因素或中危因素者,建议在孕12~16周开始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d)预防子痫前期。
(3)早产
高龄孕妇的早产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与<35岁孕妇相比,35~39岁、40~44岁、≥45岁孕妇早产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4%、56%和70%。
建议:建议及早识别高龄孕妇治疗性早产和自发性早产的高危因素,采取不同评估和干预措施,降低早产发生风险;高龄孕妇早产的治疗与适龄孕妇相同,但对于并发子痫前期的高龄孕妇,尽量避免使用盐酸利托君进行抑制宫缩治疗。
(4)分娩方式
高龄女性的妊娠并发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骨盆、韧带功能减退,软产道弹性下降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龄经产妇的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建议:高龄孕妇发生难产及剖宫产的风险增加,但高龄本身并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如果没有其他母体或胎儿的剖宫产指征,应鼓励高龄孕妇阴道分娩;分娩方式的决定需要综合考虑母胎情况、合并症、剖宫产风险及孕妇本人的意愿等;不建议仅因为高龄提供择期剖宫产,对有剖宫产意愿的高龄孕妇可酌情放宽指征行剖宫产;引产不增加剖宫产率,推荐高龄孕妇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