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血单上这项指标「升高」要当心,尤其是数值超过这个范围……

2024/05/09 974

验血单涵盖的指标非常多,每项指标的变化都有其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作为验血单上的常见指标之一,发现其数值异常升高时,需警惕是否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一)嗜酸性粒细胞超过多少算异常?





在临床上,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时,就可以判定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摄图网

但如果患者2次检查外周血(间隔时间超过1个月),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和/或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20%和/或病例证实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浸润和/或发现嗜酸性粒细胞颗粒蛋白显著沉积,则应考虑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HE)。


对于HE,又可以分为遗传性HE(HEFA)、继发性HE(HER)、原发性HE(HEN)和意义未定HE(HEUS四大类。而且,不同类型HE可能的发病原因有所不同,临床一定要注意鉴别。






(二)临床上应当如何诊断?





目前,对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主要还是通过病史询问、查体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其中:

(1)病史询问

在病史方面,应仔细询问是否有过敏性疾病史、皮疹或淋巴结肿大史;在症状方面,要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心肺症状、胃肠道症状、发热盗汗症状、瘙痒、体重下降等。

此外,还要注意询问旅游史,尤其是有无热带地区旅游史。

(2)实验室检查

对于所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都应行全血细胞计数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血清VitB1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乳酸脱氢酶等检查。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摄图网

而对于没有症状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0.5~1.5×109/L的轻中度患者,可以暂时不做进一步的检查。

但对于有全身症状或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伴或不伴有可疑器官受累的患者,则应根据所怀疑的发病原因选择对应的检查方法,以确定或排除继发原因,如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胃肠道疾病、结缔组织病、血管炎、呼吸系统疾病等。

这些检查包括血清IgE检查、皮肤活检、大便寄生虫和虫卵镜检、内镜检查、风湿抗体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HBV、HCV、HIV、CMV和B19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和肺部CT检查等。

但对于无明确继发原因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的患者,应考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通过针对性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该如何治疗?





对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患者,之所以要进行治疗,目的是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和减少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器官功能受损。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摄图网

如果明确为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主要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如果是原发性和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以重要器官受累和功能障碍作为主要的治疗指征。

对于出现严重或致命性器官受累的患者,尤其是心脏和肺部,应及时进行紧急处理,首选甲泼尼龙静脉注射,或口服泼尼松。若为极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应同时给予别嘌醇。

对于PDGFRA和PDGFRB重排患者、FGFR1重排患者、ABL1和 FLT3重排患者、JAK2重排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M/LN-eo-TK治疗方案。

对于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的患者,可选择口服泼尼松治疗。但如果治疗1个月后如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或最低维持剂量>10 mg/d,则可以更换为其他药物治疗,如伊马替尼、干扰素、环孢素A、硫唑嘌呤、羟基脲、单克隆抗体等。

此外,对于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高的患者,可给予相应的支持及手术治疗,如细胞单采术。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END

参考来源: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中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4,45(01):1-7. DOI:10.3760/cma.j.cn121090-20231222-00334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