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宝宝九个黄?新生儿黄疸,多半与这9种因素有关!

2024/05/15 578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

在新生儿时期,当血清胆红素值>85µmol/L 时肉眼即可观察到皮肤黄疸,这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系生理性黄疸,约 80%足月儿和 50%早产儿会发生。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①日龄不足 24h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SB)>102µmol/L;
②足月儿 TSB>220.6µmol/L,早产儿>255µmol/L; 
③血清结合胆红素>26µmol/L;
④TSB每天上升>85µmol/L;
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 2~4周, 或进行性加重。
一、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

01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孕产妇高危因素

1. 早产:早产儿肝脏功能发育情况较足月儿不足,会对其肝脏血清胆红素摄取能力造成影响,引发高胆红素血症,从而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升高。

2. ABO溶血:ABO溶血的发病原因为新生儿和母体血型不合,使新生儿出现免疫性溶血疾病,对其红细胞进行破坏,加之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较弱,会使患儿肝脏代谢功能削弱,对患儿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引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3. 孕妇分娩类型:顺产分娩新生儿比剖宫产所分娩的新生儿 TSB高。产钳助产、胎头吸引、臀位助产也会增加新生儿黄疸的危险性。院外分娩或分娩所致新生儿头颅血肿、皮肤瘀斑也会出现黄疸。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4.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作为一种严重并发症,会使产妇血管出现痉挛,增加血液黏稠度,使产妇主要脏器出现缺氧缺血情况,对胎盘灌注造成影响,让胎儿处在微缺氧或慢性缺氧中,抑制体内肝酶活性,使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升高。
5. 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足月儿多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其发生率占出生 4~7d 新生儿黄疸患儿的 49.25%。目前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新生儿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异常等有关。 
6. 其他因素: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阴道流血、分娩问题(产伤、在家分娩、皮肤瘀斑和头颅血肿)、母亲和社区文化信仰(使用传统补充剂)、乳房问题和母乳喂养减少等也是新生儿黄疸的高危因素。
除此之外,还需关注孕妇妊娠次数,有无流产、死胎和输血史,产前产时有无感染史等,有无特殊用药史,如使用催产素、镇静剂、麻醉剂、输注葡萄糖等。

02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新生儿高危因素

1. 胆红素生成过多:
当红细胞破坏增多时,胆红素生成过多。常见情况如下:
  • ABO 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

  • 红细胞形态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 血红蛋白病;

  • 重要脏器出血;

  • 宫内感染,常见如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

  • 维生素 E缺乏和微量元素缺乏引发溶血;

  • 某些药物,如磺胺、呋喃唑酮、水杨酸盐、维生素 K3、樟脑、黄连等,可诱发红细胞膜的缺陷而发生溶血。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2. 游离胆红素增多:

当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游离胆红素增多。常见情况如下:
  • 感染;
  • 窒息、缺氧、酸中毒、低体温、低血糖、低蛋白血症等;
  • 某些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 毛花苷 C、噻唑类利尿药等;
  • 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功能低下、先天愚型、幽门狭窄等;
  • 先天性非溶血性或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 Gilbert综合征(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也会致胆红素升高。 

3. 胆汁淤积:

当胆红素排泄异常时,胆汁淤积。常见情况如下:
宫内感染引起的肝炎综合征,α-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先天性胆管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所致的胆管排泄胆红素障碍等。
二、新生儿黄疸该如何干预?

尽管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预后良好,但部分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ABE),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或终身残疾。

ABE是胆红素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体现,主要见于TSB>342μmol/L(20 mg/dl)和(或)上升速度>8.5 μmol/L(0.5 mg/dl)、>35周的新生儿。早期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嗜睡、尖声哭、吸吮差,而后出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激惹,发热,惊厥,严重者可致死亡。

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临床需提高警惕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对于多数足月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是常用的干预措施。但需注意在光疗过程中,应适当增加补液量,保持合适尿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也要注意监测体温,光疗特别是荧光灯管光疗时可因环境温度升高引起发热。光疗中注意保护患儿的双眼和会阴部,同时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

换血疗法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已出现早期胆红脑病临床表现者。

还有一些药物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苯巴比妥、微生态制剂等。中药制剂如茵栀黄和清肝利胆口服液也可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

若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除了上述3种干预措施外,其他新型防治方式还包括抗氧化剂、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干细胞治疗、亚低温治疗等,但其疗效还需要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END

参考文献:

[1]巍. 新琳. 新生儿黄疸管理流程共识[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 29卷第 3期

[2]新生儿黄疸规范化用药指导专家建议》专家编写组. 新生儿黄疸规范化用药指导专家建议[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9月第16卷第27

[3]杨胤颖,徐灵敏.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识别与分级诊疗[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50卷 第3期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2014年10月第52卷第10期ChinJPediatr,October 2014,Vol.52,No.10 

[5]陈国锋. 丁月琴.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9卷第32期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