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三高”,何时吃药有讲究!这些降「三高」的方法,建议收藏!

2024/05/11 702

高血压、糖尿病(以高血糖为特征)和血脂异常(以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常统称为“三高” ,是很多人体检单上的“常客”。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数亿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且多数患者处于“三高”并存状态,这极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体检查出血压、血糖、血脂超标,究竟该如何处理?需要立即服药治疗吗?另外有些患者听说一旦服药就要长期进行,能不能不吃药?这些是很多“三高”患者关心的问题。小编提醒:“三高”何时吃药有讲究!具体内容一起往下看!

“三高”——高血压



一、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首诊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建议在4周内复查两次,非同日3次测量均达到上述诊断界值,即可确诊为高血压。[这里的“和(或)”表示包括3种情况:即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老年高血压:年龄≥65岁,持续或者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 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尿蛋白检测阴性。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二、高血压患者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年版)》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同时指出:仅收缩压<160 mmHg且舒张压<100 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

  •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的推荐内容中,关于降压药物启动时机有所改变: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三、生活方式如何改变?
生活方式干预要点: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可明确降低血压,如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等常见健身方式 )均有直接的降压效果。戒烟、戒酒可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更应大力提倡。此外,协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

另外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需定期进行监测。除了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外,每年至少测量一次体重和腰围。建议每年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肌酐、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钾、血钠、血氯、血糖、血脂 )、心电图。有条件者可选做: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尿白蛋白 / 肌酐比、X线胸片、眼底检查等,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三高”——糖尿病



一、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注:OGT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空腹状态指至少8 h没有进食热量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IFG、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医会宝编辑部
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控制高血糖的策略是综合性的,包括生活方式管理、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措施。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的基本措施。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包括口服药治疗在内的药物治疗。

  •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推荐:生活方式干预是老年 T2DM治疗的基础,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不达标时应尽早进行药物治疗。

  •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指出: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即可使血糖达标,不能达标的 GDM孕妇应首先推荐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年版)》推荐: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特别是BMI>32.5 kg/m2、年龄在25~59岁、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无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否降低HbA1c值,均可考虑使用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三、生活方式如何改变?
对于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营养干预包括低糖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限制大量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 D以及铬、锌、硒、镁、铁、锰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等。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妊娠期铁、叶酸和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了1倍;钙、磷、硫胺素、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了33%~50%;锌、核黄素的需要量增加了20%~25%;维生素A、B12、C、硒、钾、生物素、烟酸和每日总能量的需要量增加了18%左右。因此,建议妊娠期有计划地增加富含维生素B6、钙、钾、铁、锌、铜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鱼、虾、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运动干预:成年 T2DM患者每周至少 150min(如每周运动5 d、每次30 min)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费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即使 1次进行短时的体育运动(如10 min),累计30 min/d,也是有益的。

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健步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较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游泳、骑车上坡、足球、篮球等。

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监测频率如下表所示: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注: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检查应包含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尿酸;超声检查包括腹部超声、颈动脉和下肢血管超声;动态血压监测限于合并高血压者;血糖控制不佳者应每 3个月检查 1次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尿液、心电图、超声、眼底、神经病变检查异常者应增加这些项目的检测频次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点击图片可放大)

“三高”——血脂异常



一、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临床血脂检测常用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 和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点击图片可放大)
二、血脂异常患者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明确指出:在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人群中,当生活方式干预 3个月后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推荐起始使用常规剂量或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当 LDL-C不能达标时,可联合使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

三、生活方式如何改变?
1. 限制油脂摄入总量,20~25 g/d。采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替代饱和脂肪酸(动物油、棕榈油等)。
2. 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等)。
3. 增加蔬菜和水果、全谷物、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
4. ASCVD中危以上人群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每日少于 300mg。
5. 戒烟、限酒。
6. 建议每天进行不少于 1h中等到高强度的运动并且每天静坐时间不超过 2h。
7. 不提倡老年人过度严格控制饮食和减轻体重。

8. 建议老年人坚持规律有氧运动,运动时应注意避免运动导致的损伤和跌倒,有条件者可在运动康复专业医师评估及指导下选择运动方案。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写在最后:体检若查出“三高”,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膳食干预和运动干预。关于“三高”的推荐饮食,可参照往期文章:30个饮食重点教你轻松吃掉“三高”,内附详细的食谱推荐……》 。

关于用药方面,高血压的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可同时进行降压药物的治疗;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血糖未达标者尽早进行降糖药物的治疗;血脂异常的患者,若生活方式干预 3个月后仍未达标,可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汇聚专业医学学术知识,提供线上线下整体解决方案
END

参考文献:

[1]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2020版[J]. 中国循环杂志. 2021年3月第36卷第 3期(总第273期)
[2]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分会.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024)[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3月第43卷第3期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 55(4):227-238.

[4]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 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16(2): 147-189. DOI: 10.3760/cma. j.cn115791-20240112-00020.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 315-409.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6]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4): 330-337. DOI: 10.3760/cma.j.cn112148-20240102-00002.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