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萎缩性胃炎」走向胃癌,这5点关键措施需牢记!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类型之一,是胃黏膜上皮和固有腺体萎缩、伴或不伴肠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
萎缩性胃炎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胃黏膜萎缩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风险越高。因此,阻断胃黏膜萎缩对于降低胃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01 根除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Hp感染后可出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癌变。
因此,对怀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明确是否存在Hp感染。常用 Hp感染检测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 HE染色、粪便 Hp抗原检测等。若存在,则应给予根除 Hp治疗。具体根除治疗措施可参照往期文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 VS 成人根除指征、用药选择有何不同?一文汇总!》。
02 增强胃黏膜保护治疗
对于有胃黏膜糜烂或症状明显者,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可促进胃黏液的分泌和增加碳酸氢盐含量、稳定上皮细胞膜和溶酶体、增强黏膜屏障作用,还可中和胃酸或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有些还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作用。
临床常用的内源性胃黏膜保护剂主要包括替普瑞酮、瑞巴派特、伊索拉定、依卡倍特钠、聚普瑞锌、胃肠激素类和谷氨酰胺类药物;外源性黏膜保护剂主要包括硫氢键类(如硫糖铝)、铝镁剂、铋剂类(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
03 应用羔羊胃提取物维B12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Ⅳ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LTEVB12具有显著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效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补充维生素(≥3 次/周)、Hp阴性或根除成功和轻度炎症状态均与 LTEVB12 疗效提高有关,而高盐饮食是 LTEVB12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失败的影响因素。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和羔羊胃提取物维B12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建议:对于 Hp阴性或成功根除 Hp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有肠化生)患者, 可给予 LTEVB12 进行逆转治疗,建议疗程为 6个月,治疗结束时可复查胃镜进行 OLGA/OLGIM分期评估疗效。
对于未发生逆转或仍处于 OLGA/OLGIM Ⅲ或Ⅳ期的患者,可考虑采用其他药物治疗,并应定期进行胃镜随访,密切监测胃黏膜早期癌的发生。
04 应用胃复春
胃复春片是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为主治胃癌前病变的中成药,目前广泛用于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治疗。
③胃复春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罕见头晕、头痛、胸闷、恶心、腹胀、腹泻、皮疹、瘙痒、口干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05 其他措施
抑酸或抗酸治疗:对于有胃黏膜糜烂或以胃灼热、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可短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或抗酸剂进行抑 酸或抗酸治疗。 针对胆汁反流、消化不良的治疗:对于存在胆汁反流者,可予熊去氧胆酸,以及中和胆汁的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可消除或减少胆汁反流,同时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症状者;对于存在明显与进食相关的腹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者,可考虑应用消化酶制剂。 对于部分体内低叶酸水平者,适量补充叶酸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状态而减少胃癌的发生。维生素C和 β-胡萝卜素是抗氧化剂,有研究认为可降低胃癌的发生,但多项抗氧化剂预防胃癌的研究仍存在争议。